半岛聚焦|成功举办优质体育赛事,为青岛带来什么?激发“体育+”的无限潜能 2025-03-20 11:58 发布于:山东省 3月19日下午, 2025年青马赛事服装和奖牌 正式和大家见面。 参赛服共分为A、B两款, 将在领物现场随机发放。 设计元素上融入海浪、海鸥、城市建筑等,主体色彩源自青岛的城市色彩-大海蓝。A、B两款都以白蓝做渐变,但在色彩面积搭配上做了区分。 完赛奖牌设计采用 合页式结构, 以青岛首字母Q、D为造型基底。 正面以浮雕呈现“五月的风”、回澜阁、天主教堂、德国总督府旧址等城市建筑元素,并融合海洋文化,彰显地域特色;背面以波纹延展,蓝色海浪层叠镶嵌其中,立体浮现的“福”字与字母“D”相呼应,希望青岛能成为众多跑者的“福地”,在跑者众多奖牌中,由奖牌挂件变成精美的桌面摆件。 翻开奖牌,城市轮廓与青马赛道赫然呈现,海鸥、海星、海螺等海洋文化与城市精神、马拉松精神完美融合,波纹随赛道延展,寓意42.195公里的征程如浪涌起伏,唯有勇者方能踏浪前行。 海尔·2025青岛马拉松半程完赛奖牌 海尔·2025青岛马拉松迷你跑完赛奖牌 同一天, 青岛市政府召开新闻发布会, 介绍《青岛市大力提振消费实施方案》情况。 发布会上提及,2025年,青岛市将扎实落实国家、省、市关于“大力提振消费”部署要求,做好“体育+”文章,坚持从供需两端发力,从优质赛事供给、消费场景打造和服务业质量提升等三个方面,进一步促进体育消费提质扩容,让体育消费成为拉动经济增长的新引擎、展现城市活力的新名片。 而通过青马 这一举行多届的体育赛事, 能一探“体育+”拉动经济增长、 展现城市活力的引擎作用。 往届赛事中, 震撼海景航拍 让青岛惊艳世界! 青马赛道被誉为“最美赛道”, 选手们跑步的同时, 可以领略山海湾城的秀丽风光! 五四广场、奥帆中心 栈桥、浮山湾 石老人、八大关 …… 让青岛人引以为傲的风景, 通过央视的航拍镜头 逐一展现在大家面前。 秀丽的风光, 吸引全世界的游客 来到青岛这座海边城市。 马拉松不仅是一项运动、一场比赛, 它更是一场现象级的城市营销活动。 以2024青岛马拉松为例, 比赛吸引了超过6万名 运动员及陪同人员来青, 创造了综合经济效益超过3.49亿元。 在2024青岛马拉松赛事期间, 青岛推出了一系列文旅组合拳。 一是赛事期间,重点在赛事沿线的一批五星级、四星级酒店,集中推出优惠和特别服务,包括房价折扣、用餐优惠、早餐打包服务、礼品赠送等; 二是推出A级旅游景区专属优惠,在赛事周边日内,凭号码布、参赛手环和身份证件,可以免费或半价游览崂山风景区、青岛海底世界、青岛啤酒博物馆、野生动物世界等4A级以上景区; 三是开发了“赛事旅图”小程序,为广大市民和体育爱好者提供更多体育消费新声景,拉动“吃、住、行、游、购、娱”等各商业形态发展,真正把体育赛事“好平台”、碧海蓝天“好颜值”转化为经济发展的“好价值”。 海尔·2025青岛马拉松博览会将于2025年4月17日至19日在青岛国际会展中心2号馆、4号馆举行,展览总规模2万平方米,将邀约近百家企业参展,包括体育服装、体育科技、体育服务、运动健康等国内外知名品牌客商,覆盖马拉松赛事全产业链。 海尔·2025青岛马拉松体育博览会致力于打造成为国内一流的体育产业交流平台,在全面提振消费的大背景下,形成“体育+”融合发展新格局,在跑者、公众、品牌、行业之间实现多向互通、深度交流。 除了青岛马拉松, 体育赛事对促进 青岛消费的推动作用显著, 不仅带来了直接的经济效益, 还促进了城市知名度的提升 和产业链的延伸。 2024年10月15日, 世界杯亚洲区预选赛18强赛第4轮角逐, 中国男足坐镇青岛青春足球场 2比1战胜印度尼西亚队。 今年2月28日,据青岛发布报道,青岛市公布举办世预赛比赛的相关数据情况,中国队vs印度尼西亚队比赛观赛人数3.7万余人,外地超2.5万人,占比68%,所带来的直接经济效益超8000万元,综合经济效益约为5亿元,凸显赛事经济活力。 3月18日至23日, 2025全国春季游泳锦标赛将在 青岛国信体育中心游泳跳水馆举办。 这也是全国最高规格游泳类赛事第八次花落青岛,“春锦赛”不仅是国内游泳最高水平的赛事之一,也是2025年全国首个举办的国家A类游泳大赛。 97名选手中,包括了奥运冠军孙杨、叶诗文,此外还有余依婷、柳雅欣、吴卿风在内的多位名将,另有23位新秀首次站上全国大赛舞台。3月7日上午,春锦赛正式开票,不到一小时,孙杨出战的3月19日单日通票已经售罄。 据悉,2025年, 青岛计划举办不少于80项 国家级以上高水平体育赛事。 征战中超、中甲、CBA联赛的 青岛4支职业俱乐部, 全年计划在青举行80场以上主场比赛, 为岛城市民奉献一系列顶级职业赛事。 这些高品质体育赛事, 将吸引众多体育爱好者 来青参赛、观赛、消费, 持续扩大岛城赛事影响力和知名度, 壮大体育赛事经济规模。返回搜狐,查看更多 (责任编辑:) |